|
|
新聞中心 News |
中華英才網員工糾紛達成和解 公司或免遭關閉 |
返回列表 |
來源:新浪科技
持續了4天的中華英才網員工抗議在昨天敲定結果,未被裁掉的約200名員工最終與公司達成和解 新浪科技 沈云芳 導語:持續了4天的中華英才網員工抗議在昨天敲定結果,未被裁掉的約200名員工最終與公司和母公司Monster方面達成和解,具體和解內容不詳。這或許意味著,中華英才網業務將得以繼續運營。 盡管如此,中華英才網的沒落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業內人士看來,中華英才網被Monster收購后,在CEO任命、銷售組織上出現了近乎全盤性的失誤,而這些失誤最終都指向了公司CEO羅秉權!叭绻偨Y公司衰落的原因,80-90%都是因為CEO!庇袠I內人士這樣總結道。 這次事件也給業界梳理在線招聘行業提供了一次契機。國內在線招聘行業中,前程無憂的優勢在于創業團隊始終穩定,業務模式也調整及時。而智聯招聘則依靠不斷壯大的銷售隊伍和強大的營銷攻勢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談判四天達成和解 持續了4天的中華英才網糾紛最終塵埃落定。1月29日,中華英才網在被收購前裁掉了北京總部約50%員工,這部分員工拿到了(N+3)*月薪的離職補償。未被裁掉的約200名員工發起抗議要求享受同等經濟補償,并與公司和母公司Monster進行了長達四天的談判。 據消息人士透露,中華英才網員工已在昨日與公司和母公司Monster方面達成和解,具體和解內容不詳。根據此前雙方的初步談判,未被裁掉的員工要求享受與離職員工同樣的經濟補償,也就是(N+3)*月薪的補償方案。員工同時承諾在2013年內不離職。 員工對于具體和解結果三緘其口,但有員工表示會繼續正常上班。據悉,雙方和解內容中規定不能透露和解條款。 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中華英才網1月已與第三方公司簽訂收購協議。如果在1月31日前完不成收購,Monster將關閉這一中國區業務。員工的表態意味著,中華英才網將得以繼續運營。 中華英才網和Monster官方暫未對此事發表公開聲明。 收購方或為“Myjob” 員工不看好 傳聞中所說的第三方收購者究竟是哪家公司至今仍舊是個迷。根據業內流傳的說法,愛爾蘭招聘公司Saongroup集團旗下的“我的工作網”(Myjob)將接盤中華英才網,價格為3000萬美元。據了解,Saongroup集團此前曾在中國市場收購一些地方類招聘網站,進行中國市場的布局。 不過,這一收購消息還未得到任何官方的證實。中華英才網員工在29日發起抗議時曾表示,公司從未官方公布過收購方,侵犯了他們的知情權。不少員工當時也表示,“Myjob”規模小、名聲差,如果由“Myjob” 收購,中華英才網的前景堪憂。這也成為留任員工要求離職并獲得補償的原因之一。 一位2004-2009年期間在中華英才網任職的招聘行業資深人士G,亦不看好中華英才網的二次出售。在他看來,中華英才網鬧到如此地步,加上被人詬病的后臺系統仍舊糟糕,收購它“相當于買了一個病人,有太多的窟窿要填”。 從29日中華英才網風波發生之時,新浪科技就試圖通過電話、微博方式聯系“Myjob” 方面,但未果。 公司衰敗矛頭指向CEO 自從2008年被Monster收購后,中華英才網在行業里的聲音越來越微弱。此次二度被收購引發的裁員風波,讓外界對于這家公司由盛而衰的軌跡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在業內人士看來,中華英才網在被Monster收購后,在高管任命、銷售組織、推廣策略上都出現了嚴重失誤,而這一切矛頭最終都指向了CEO羅秉權!叭绻偨Y公司衰落的原因,80%-90%都是因為CEO!鄙鲜鎏岬降腉人士這樣說道。 2008年,中華英才網被Monster收購后曾經歷了嚴重的中高層流失。G透露,很多優秀的中高層管理者選擇離開,“大部分手里都是有期權和股票的,賺一筆錢走了也很正常! 在那一次收購中,Monster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羅秉權(Edward Lo)出任中華英才網的臨時CEO。根據當時的報道,羅秉權曾任AIG Investment Asia COO、香港友聯銀行COO等職,并在信孚銀行工作近25年。在G看來,金融出身的羅對于在線招聘行業完全缺乏理解,因此在中華英才網后續的調整中出現了近乎是全盤性的錯誤。 G提到,被收購前中華英才網的全國銷售隊伍大概有1000人左右,被收購后砍掉了將近一半。而這不僅直接沖擊了中華英才網的銷售業績,也讓中華英才網最核心的競爭力開始變弱!案俺虩o憂和智聯招聘相比,中華英才網當時的銷售團隊是最強悍的,可以和阿里巴巴和戴爾相提并論! 砍掉銷售隊伍的同時,由于創始團隊離開和中高層流失,中華英才網開始高薪引進大批高管。根據G的回憶,金融出身的香港人羅秉權偏愛從世界500強企業中高價招人!笆召徢耙粋總監月薪估計也就八九千,后來一個總監就兩萬多!贝送,收購后中華英才網在各地的辦公室不少設在了甲級寫字樓,“這些都跟原先創始團隊的風格差太多了! 據G透露,2009年開始,作為上市公司的Monster考慮到財務報表的問題,開始要求中華英才網盈利。因此,2009和2010年的中華英才網對市場投入變得非常謹慎。逐漸收縮的推廣策略也直接沖擊了公司的銷售業績。 在線招聘行業這幾年 在這樣劇烈的調整中,中華英才網逐漸被對手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拉開差距。 與中華英才網相比,前程無憂的優勢在于創業團隊始終穩定,業務模式也調整及時。前程無憂創始人甄榮輝如今仍是公司總裁兼CEO。創始之初,前程無憂主打的是招聘報紙模式,即在公共場所派發招聘周刊,向企業主收取廣告費。這一模式契合了當時人們通過紙質媒體找工作的習慣。而2009年前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前程無憂的業務重心逐漸過渡到在線招聘。 也正因為如此,2004年上市后的前程無憂一直處于盈利狀態。 同樣被高管動蕩困擾的智聯招聘,則用銷售隊伍和強大的推廣攻勢在競爭中獲得了一席之地。 從1997年公司創立至今,智聯招聘至少經歷了五任CEO!暗侵锹摖I銷做的比較好,銷售隊伍也一直在增加,2007年前后吸收了不少中華英才網的人。這樣至少業績規模是一直在擴大的!盙如此分析道。而至少在最近的三四年中,一般大眾也確實能在地鐵、公交和辦公樓宇中經?吹街锹撜衅傅膹V告。 智聯招聘母公司Seek的財報顯示,智聯招聘在2011年成功扭虧為盈。 而隨著應屆生求職網、趕集網、58同城和各類獵頭網站的壯大,以及微博招聘等形式的興起,國內在線招聘行業的競爭將變得越發復雜。
|
|
|
|
|